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的贷款提供了大量资金 ②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民族资本主义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895年之后,许多中上层文人虽未完全放弃追求学问,但也开始参与现代经济活动。陈璧、沈云沛、陆润庠和张謇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办工厂。曾任帝师的孙家鼐和翁同龢,分别安排一子和一侄孙经商。这反映了
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
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反映的主要进步思想主张。概括指出它们思想的最主要共同点。
(2)分析图A、C、D所反映的进步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有人形象地称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长程“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接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由经济现代化向政治现代化转变的需要
B.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期间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 )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观察图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
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
为A.点曲线状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③ B.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
“(德国西门子公司)1872年向中国提供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1879年交付并安装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台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照明发电;1899年承建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北京马家堡到哈德门)及配套的发电厂,这是中国第一座发电厂;1913年在云南建立起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和水电站与昆明之间中国的第一条高压输电线;……1936—1937年,西门子中国公司的营业额占西门子公司欧洲以外各海外公司总营业额的21%,是欧洲以外最大的海外分公司。”上述材料突出表明( )
A.中国是最早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
B.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近代化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C.西门子公司帮助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中国是西门子公司在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
以下事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列强侵华战争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98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1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办厂诱导 B.外国资本的大力援助
C.清朝政府的放宽限制 D.西方列强的放松侵略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来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 )
A. 产生于中国近代史时期
B. 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C. 由私人投资兴建
D. 采用机器从事生产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在这里,他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是
A.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
C.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D.民族资本主义在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生产方式
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时说:“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到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的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逼攻下逐步灭亡,或者被一暴发户所腐化。”就“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逐步灭亡”的过程而言,其实质是( )
A. 拜金主义取代宗法主义 B. 工业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C.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D.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来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的资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由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此后,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19世纪80年代初,它开始发售股票,成为面向社会筹集资本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据此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
①采取官商合办的方式 ②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③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经济侵略 ④取得中外商战的完全胜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