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史学热点
>
民生问题、保障人权、人文关怀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23
更新时间:2021-01-18
纠错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中国疾病疫情概况

时间

流行病疫灾概况

病疫区域

主要举措

隋、唐、五代

隋末唐初频繁,疫灾频率12.4%;盛唐最低;安史之乱后135年间发生9次,后期的7次相当严重。唐末至五代,疫灾频繁。

隋朝北方病疫多于南方;唐朝与五代南北基本平衡。北方疾灾主要发生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南方疫灾主要发生在江淮之间和长江三角洲。

政府主编并颁发《诸病源候论》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防控: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贩灾送药: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法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

两宋

瘟疫共45次。宋建立后103年内共10次。

宋末64年间共发生5次瘟疫,严重瘟疫出现3次。春夏发病有31

南方比北方多,东部比西部多,其中涉及浙江省的瘟疫最多,都城比其他地区多

中央设太医局,地方设惠民药局,北宋设立官药局,还设校正医书局,专事校勘、整理医学文献。政府将疫灾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

明朝

276年共发生疫灾330次,前期疫灾次数少,中期和后期次数多。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南方较多、北方较少

惠民药局予以继承;明中期以后,经常性药政机构演变成在灾难时才开启的公共卫生机构。公立和私营的医院开始普及,州、府、县几级行政区都有医院。

清朝

269年共发生大、小瘟疫149次。前清197年中有84年发生了疫病。1840年以后,疫病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明显上升

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规律。浙江、江西、福建、山东等省的疫病发生频繁,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疫病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江南地区大多数惠民药局中,仅少数仍在瘟疫之年作为临时施药之所偶尔发挥作用。私营医院更为普遍,民间医生刊刻医方散送民众,利用自身力量影响官府进行救治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张剑光《三千年疫情》等医学著作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查看答案
题型:论述题
知识点:民生问题、保障人权、人文关怀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示例论题:古代中国政府应对疫病措施之浅论

论证:中国古代疫病具有流行性、群发性、连发性、危害大、频率高等特点。防疫救灾工作的统一协调措施,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如:唐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手段防控疾病;政府高度重视与传染病流行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采取注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举措,收效良好。宋政府将疫灾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积极加以应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将皇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医学家和社会民众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北宋设立官药局,参与政府组织的赈济医药活动,这是世界医政史上的一个创举。

结论:中国的大一统,使政府应对疫情防治更加有力,政府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治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在防治疫病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阐发疫病病因、病理和病机的著作,使中医基础理论和方剂理论得以提升和发展,值得后人借鉴。

(若从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和社会成因等角度探析亦可。)。

【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然后,自拟论题,论题要明确;再次,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论题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论题,依据材料信息隋、唐、五代两宋两个阶段可以得出:古代中国政府应对疫病措施之浅论。阐述,依据材料信息政府主编并颁发《诸病源候论》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防控: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贩灾送药: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法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 中央设太医局,地方设惠民药局,北宋设立官药局,还设校正医书局,专事校勘、整理医学文献。政府将疫灾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即可。

=
类题推荐:
民生问题、保障人权、人文关怀
难度:
使用次数:177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持续推进反贫困之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持续推进反贫困之战,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逐渐摆脱了贫困。 2012 年党中央承诺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时,中国还剩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 ……全国各地开展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的帮扶。

——摘编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写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 2021 — 2 — 26 )

材料二 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订)

材料三 上级国家机关 ……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01 年修订)

( 1 ) 1949 — 2012 年,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简述其中三项有效促进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措施。

( 2 )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至 2020 年底中国实现全部人口摆脱贫困的政治条件。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民生问题、保障人权、人文关怀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吴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