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史学热点
>
防疫抗疫题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01
更新时间:2021-01-18
纠错
1.

认识疫灾的演化和时空分布对人类社会防治疫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疫灾频度的时段变化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疫灾空间分布表

时段

频发中心

频发区及扩展

220—581

长安、洛阳、建康

扩展到长江干流一线

581—960

长安、洛阳

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

960—1127

开封

1127—1279

临安

1279—1368

大都

扩展到两广、云南

1368—1644

京师

海南开始有了疫病流行

1644—1911

京师

台湾、东北、新疆也成了疫灾流行区

——据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根据材料一、二,选择至少两个历史时期,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合理的解释。

查看答案
题型:论述题
知识点:防疫抗疫题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水平三:能够将表中所示时段转换为恰当的历史时期,准确概括变迁特征,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变迁特征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示例

选择时期:魏晋南北朝(220—581)与隋唐五代(581—960年)

分布特征:疫灾时间分布不均衡,疫灾频度降低;疫灾的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都城是疫灾的频发中心。

合理解释:

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并立、战争频仍、人口大规模迁徙、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疫灾频发。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等因素影响下,疫灾频率低。

空间: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农耕区域的扩展,疫灾的区域呈现由北向南扩展的趋势。但由于人口密度及流动性强、城市环境等因素影响,都城都是疫灾的频发中心。

水平二:能够将表中所示时段转换为较为恰当的历史时期,较为准确的概括变迁特征,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变迁特征的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

水平一:能够将表中所示时段转换为某种历史时期,较为准确的概括变迁特征,对变迁特征的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

【详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曲线图和疫灾分布空间,可以选择魏晋南北朝(220—581)与隋唐五代(581—960年)两个时期。首先对疫灾的分布特征进行概括,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魏晋和隋唐时期疫灾时间分布不均衡,疫灾频度降低;从疫灾空间分布范围来看,这两个时期疫灾由长江干流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说明疫灾的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都城是疫灾的频发中心。

合理解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解释。时间角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从社会动荡、人口迁移、气候变化等角度解释疫灾频率较高。隋唐时期的疫灾可以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等角度解释疫灾频率较低现象。空间方面,主要从江南地区开发角度分析疫灾范围呈现由北向南扩展的趋势。同时关注人口密度及流动性强、城市环境等因素导致都城疫灾频发.

=
类题推荐:
防疫抗疫题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吴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