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几段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 在时间的裁判席前,那奥林匹克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务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材料2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 | |
富豪级 | 拥有年产500斗(一斗相当于38千克)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
骑士级 | 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
双牛级 | 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
雇工级 |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
材料3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他们”指的使什么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境遇?(4分(2).材料1中的“我”是谁?“我使他们获得解放”是怎样实现的呢?(4分)
(3)根据材料2,指出四等级身份划分的基本依据事什么?其中有资格当选四百人会议的主要是哪几个等级?(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等级划分的意义和局限?(4分
(5)材料1中的“我”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1、2、3是指出,改革的主要目的?(4分)
答案:⑴他们指的是沦为债务奴隶的下层平民. (2分)
原因::贵族兼并土地,发放高利贷,众多平民陷入赤贫,不得不租种贵族土地,向贵族交纳租税,并被迫以人身做抵押,一旦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就沦为债务奴隶(2分)
(2)我指梭沦. 颁布《解负令》, (4分)
(3)依据:土地收入的多少,财产的多寡. (2分)。
等级:前三个等级(富豪级,骑士级,双牛级). (2分)
⑷ 意义:使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打破了贵族长期垄断政权的局面。(2分)局限:保护了贵族的利益,没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广大的第四等级(雇工级)仍然被排除在参政范围之外. (2分)
⑸中庸思想(2分) 主要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巩固奴隶主统治(4分)
读下面几段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
材料2:
(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令行于民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令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史记?卷68商君列传》
材料3 (赵)灵王北略中山地……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西有褛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通鉴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变法?根据材料,指出二者在内容上有何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2回答,商鞅提出那些主张?其目的是什么? (6分)
(3)材料3的核心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赵灵王、肥义要采取此项措施?(4分)
(4)概括以上三条材料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案:
⑷在一定程度上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2分)
认识:要发展、强盛,必须进行改革,因循守旧,必然失败;改革必然受到旧传统势力的压力,要顶住各种压力,把改革进行到底。(2分)
读下面几段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之无以还受。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计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诸宰民之官,各随近给公田有差,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资治通鉴》
材料2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
1.以上材料是围绕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项土地制度选择的?该项土地制度的作用是什么?(4分)
2下列各项构成实行上述之土地制度的历史背景是:(2分) ( )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的初步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北魏孝文帝实行该项土地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2分) (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C.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D.恢复和发展经济
4.材料1源自《资治通鉴》,材料2引自《魏书?食货志》;假如你是研究该项制度的学者,你会首先应用那一项材料?为什么?(4分)
5.比较《资治通鉴》、《魏书?食货志》对该项制度记载的异同点?(8分)
答案:⑴①均田制、②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和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⑵A、 ⑶B ⑷《魏书•食货志》 其是第一手资料
⑸相同点: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都提到倍田法、都提到官吏可以获得公田、都提到不许买卖所授的土地(4分)
不同: 材料1有提到可以给奴婢、牛授田,材料2没有
材料2有提到允许“乐迁者听逐空荒”,材料1没有(2分)
读下面几段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2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3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简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4分)
(2)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两条)?(8分)
(3)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2分)
(4) 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的原因?(6分)
答案:⑴①北宋积贫积弱;财政危机、政治危机、边境危机的社会危机
②庆历新政揭开了序幕 ③宋神宗继位, ④王安石立志变法。(4分)
⑵士: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8分)
⑶“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
“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2分)
⑤指导思想有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马丁?路德 卡尔文 亨利八世
材料2 ①国王是英国唯一的最高首脑……是英格兰天主教会的最高领袖,地位仅次于上帝;安妮是他的妻子,女儿伊丽莎白公主是他们的继承人。――“至尊法案”(1534年)
②既然教皇比当代最富的人还富,为什么不拿自己的钱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而要用贫苦信徒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③上帝的恩典是不可抗拒的,有一部分人信上帝,并因而称义,乃是上帝的恩赐。上帝拣选了一部分人,使他们信上帝,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人之是否成为上帝的选民,乃是上帝的预定,与人自己的努力是无关的。
――《全球化时代的“选民”和“弃民”》
材料3(罗马教会枢机主教的一段判词)本神圣法庭要阻止引起神圣的信仰遭受毁灭和愈益扩大的混乱和毒害:根据教皇和最高的世界异端法庭各位枢机主教的命令,两个原理――太阳的静止和大地的运行――受到鉴定者神学家的审查,即:
“太阳是世界中心而且是静止的原理在哲学上是荒谬的,虚伪的而且形式上是异端的,因为它和圣经上所说的相矛盾。”……“大地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且不是静止的,也是昼夜地运行的原理,在哲学上也是荒谬和虚妄,在神学上至少是信仰的错误。”…… “但为了处分你这样严重和有害的错误与罪过,以及为了你今后更加审慎和给其他人作个榜样和警告,我们宣布,……判处暂时把你正式关入监狱内……”――《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位宗教改革领袖分别创立了哪一新教流派?(3分)材料二中的言论分别与材料一中的哪位人物相关联?(3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判词与哪一位科学家有关?(2分)根据天主教会的规定,他被视为什么?(1分)他将受到哪一宗教机构的惩罚?(2分)
(3)在欧洲宗教改革潮流的冲击下,天主教会内部进行了哪些改革?(3分)
(4)综合以上材料,总结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
答案:(1)马丁・路德创立了路德教派;卡尔文创立了卡尔文教派;亨利八世创立的是英国国教(或“安立甘教”)。(3分)言论①中所述的最高首脑就是亨利八世;言论②系马丁・路德所说的;言论③是加尔文提出的。(3分)
(2)哥白尼、或布鲁诺、或伽利略(2分)“异端”或“异端分子”。(1分)世界异端法庭或宗教裁判所。(1分)
(3)内部改革: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网络狂热信徒,组建反新教改革的团体,破坏宗教改革。(4分)
(4)影响打击了教会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6分)
该作品由: 用户徐占风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