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
整体难度:基础
2022-04-22
题号
评分
一、未分类 (共4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时人元稹作《白氏长庆集》序,称白居易诗风行社会, 扬、越间多作书模勒,卖于市肆之中 。这表明,当时

A .活字印刷术在民间逐渐应用 B .手抄书籍促进诗歌传播

C .诗歌主要满足市民阶层需求 D .雕版印刷推动文化发展

难度:
知识点:未分类
使用次数:2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 称白居易诗风行社会, 扬、越间多作书模勒,卖于市肆之中 ’” 可知,唐朝的诗歌书籍在市场上大量出售,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书籍的印刷,书籍在市场上大量出售,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D 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 项;唐朝时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因此材料中的书籍应该是雕版印刷书籍,而非手抄书籍,排除 B 项; 诗歌主要满足市民阶层需求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北宋时期,农民放弃农业生产, 自农转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在有之 ,其中还有不少 转客于市,佣力以食 ,甚至有些农民趁着农闲之时选择进入市镇务工出力, 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 。这表明当时

A .社会分工格局有所改变

B .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 .重农抑商思想失去市场

D .农民生活极为艰辛困苦

难度:
知识点:未分类
使用次数:15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农民弃农或者佣力以食、趁着农闲之时选择进入市镇务工出力,这些现象都说明当时人们的择业选择有一定的空间,社会分工的格局有一定的变化, A 项正确;明中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 B 项; 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农民转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并不意味着农民的生活极为艰辛,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

北宋大官僚钱惟演门第观念浓厚 , 专选名门望族通婚 , 遭到满朝大臣的鄙视。司马光,在《婚仪》中要求家人 , 凡议婚姻, 勿苟慕其富贵 。朱熹诵读之后 , 深表赞同 , 并在其所撰《朱子家礼》卷三《昏仪》中加以征引。这反映了宋代(

A .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 .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C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 .理学思想主导地位确立

难度:
知识点:未分类
使用次数:15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 专选名门望族通婚,遭到满朝大臣的鄙视 ”“ 勿苟慕其富贵 ”“ 朱熹诵读之后,深表赞同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婚姻不再看重门第和财富,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科举制的发展,为出身贫寒的穷苦知识分子提供了上升的机会,导致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B 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朝时期强调不以门第观念论婚姻,说明这时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增强,但不代表等级观念日益淡化,宋朝时期随着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注重社会等级,排除 A 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增强,没有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的状态,并且与材料中的 勿苟慕其富贵 不符,排除 C 项;材料中的现象与理学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写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对两首词理解正确的是

A .豪放风格向婉约风格转变 B .创作背景与抗金斗争有关

C .商品经济影响宋词的创作 D .时局变化影响宋词的创作

难度:
知识点:未分类
使用次数:21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苏轼的词展现的是豪迈的气垫,而辛弃疾的词则反映的是南宋偏安江南,国土丧失的忧国情怀,说明时局变化影响宋词的创作, D 项正确;两词都是豪放派的,排除 A 项;苏轼的创作背景与抗金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影响,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5.

有学者分析 宋代法定税额为 5% ,但实际上常重复抽税,姑且以 10% 的税额推算,治平年间 846 万贯的商税,其商品贸易总额至少为 8460 万贯。当时全国总户数为 14181486 ,平均每户一年的商品交易额约 6 贯,相当于 8 石粮食或 1 头耕牛的价格 。该学者的上述分析旨在说明宋朝

A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B .民众承担沉重户税

C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国家财政依靠商税

难度:
知识点:未分类
使用次数:25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解析】

【详解】

由材料 治平年间 846 万贯的商税,其商品贸易总额至少为 8460 万贯。当时全国总户数为 14181486 ,平均每户一年的商品交易额约 6 贯,相当于 8 石粮食或 1 头耕牛的价格 可知,税额的多少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活跃程度, 平均每户一年的商品交易额相当于 8 石粮食或 1 头耕牛的价格 ,反映出治平年间商品经济比较繁荣, A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业税,而非民众承担的户税,排除 B 项;材料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商品经济活跃,而非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C 项;材料没有体现其他税收的状况,无法得出国家财政依靠商税,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本卷还有3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40
总体难度:
基础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未分类
40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未分类
40
10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未分类
40
100.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张晓晓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