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 “ 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 ” 太祝的观点( )
A .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 .质疑了祭祀功用
C .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 .否定了君权神授
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期,晋国太祝认为中行氏在纷争中失败,是中行寅不修德义,引发一国民众怨恨所致,其观点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A 项正确;质疑祭祀功用的是中行寅而非太祝,排除 B 项;材料并未体现血缘宗法伦理关系,排除 C 项;太祝的观点并未否定君权神授,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 “ 四海之内 ”“ 六合同风 ”“ 九州共贯 ”“ 方内安宁 ”“ 日月所照 ” 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
A .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 . “ 大一统 ” 的政治理念 D . “ 华夷之辨 ” 的思想意识
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 “ 六合同风 ”“ 九州共贯 ” 等歌颂国家统一的表述,反映了汉代重视 “ 大一统 ” 的政治理念, C 项正确; “ 四海之内 ” 等表述并未体现边疆治理的发展与完善,排除 A 项;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有所发展,排除 B 项; “ 四海之内 ” 等说法并未强调 “ 华夷之辨 ” 的思想意识,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 .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 .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瓷窑多建在运河或自然河流附近,体现了当时水运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C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排除 A 项;直到明朝时期,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 B 项;唐代瓷窑选址优先运河和自然河流附近,不能说明瓷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 1156 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官僚体系完善 B .宗室素质下降 C .吏治腐败严重 D .君主专制加强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2 世纪中期,金朝统治者改革中央官制,不再让女真大贵族担任宰执,削弱贵族在国事、国政中的影响,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 D 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金朝官僚体系完善,排除 A 项;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不能说明宗室素质下降,排除 B 项;吏治腐败严重与宗室大贵族不再担任中枢高官等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
| 诗句 | 历史现象 |
A |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 土地利用率提高 |
B |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 | 赋税征收货币化 |
C |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 | 雇佣劳动普遍化 |
D |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人身控制的减弱 |
A . A B . B C . C D . D
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 “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 意思是桑荫底下种植了豆类,水稻田里有莲藕杂出,说明土地利用率提高, A 项正确; “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 ” 意思是将更多的最好的收成用作官府的赋税,把次一点的少量的收成拿到市场上交换,材料反映了交纳的是实物税,与 “ 赋税征收货币化 ” 无关,排除 B 项; “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 ” 意思是傍晚时有人家在晒蚕子,雨后山民卖鱼苗,这无法体现 “ 雇佣劳动普遍化 ” ,排除 C 项; “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意思是道路两边的桑麻葱茏延绵不尽,才知道我原来是在太平盛世,这与 “ 人身控制的减弱 ” 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本卷还有1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物理组合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