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材料一]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
雇户 | 贫户 | 中户 | 富户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单位:户
[材料二]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三]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
请回答: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3)材料三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体制”具体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他为什么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1)根本原因:实行保护富农经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运动。
(2)矛盾: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商品粮及工业原料的需要,农民的购买力限制了工业品市场。
解决: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3)人民公社。原因: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4)启示: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⑤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A.②⑤①④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②⑤①④ D.②⑤①③④
答案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
①改变单一集中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③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④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七千人大会”期间,代表们“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这里说的“出气”是指( )
A.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
B.对“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人进行平反
C.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进行批评
D.对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协议的行为进行谴责
答案A
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村合作化运动
C.没收官僚资本 D.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答案D
本卷还有3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杨丽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