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20世纪)由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结合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并总结两次改革给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1)这段话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高度评价了罗斯福和邓小平两位政治家。他们面对危机,给各自为政的国家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罗斯福在经济违纪造成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实行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国家干预政策,创立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邓小平在极左思潮带来的动乱把中国经济推向崩溃边缘的情况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创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顶住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冲击,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快速发展。
(2)启示:任何国家要向前发展,必须依据国情进行发展,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才有生命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面对社会危机,应当制定出可以使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0世纪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有两次重大变化。指出这两种变化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两次变化的原因各有哪些?他们所产生的作用的主要不同点有哪些?
答案:内容:由农村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由人民公社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原因:要加速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认为农村合作化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产和生活困难。
不同:是否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否能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
国别 | 1950——1973年 | 1973——1978年 |
日本 | 14.1 | 1.1 |
联邦德国 | 7.6 | 0.9 |
法国 | 6.1 | 1.1、3 |
美国 | 4.3 | 2.5 |
根据材料说明1950—1973年和1973—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发展状态个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述前一时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点:前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出现了“黄金时代”;后一时期,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出现了“滞胀”现象。
(2)原因: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运用二战后新的科技革命成果,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过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不断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②实行企业经营、股票分散化和“经营者革命”,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③实行福利制度,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扩大了社会消费。
阅读下列材料:
表1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年 份 | 1978 | 1989 | 1997 | 2001 | |
第一产业 | 产值(亿元) | 4 228 | 14 211 | 14 610 | |
比重(%) | 28.1 | 25 | 19 | 15.3 | |
第二产业 | 产值(亿元) | 7278 | 37 223 | 49 069 | |
比重(%) | 48.2 | 43 | 50 | 51.1 | |
第三产业 | 产值(亿元) | 5403 | 23 029 | 32 254 | |
比重(%) | 23.7 | 32 | 31 | 33.6 |
表2 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化
年份 | 1978 | 1997 | ||
产值(亿元) | 结构(%) | 产值(亿元) | 结构(%) | |
公有经济国内生产总值 | 3 595 | 99.1 | 56 676 | 75.8 |
非公有制经济国内生产总值 | 30 | 0.9 | 18 096 | 24.2 |
合计 | 3 624 | 100 | 74 772 | 100 |
表3 西、中、东部地区在GDP全国所占的份额(%)
年份 | 1978 | 2001 | 1979—2001年平均 |
西部比重 | 16.8 | 13.6 | 14.3 |
中部比重 | 30.7 | 26.9 | 27.9 |
东部比重 | 52.5 | 59.5 | 57.8 |
回答:
(1)读表1,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原因是什么?
(2)读表2,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3)读表1—3,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据此你认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需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增长幅度明显,第三产业也有增长。
原因:国有企业改革和乡镇企业的突起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鼓励和农业改革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产值及所占比重有所增长。
原因: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不合理的地方表现在:首先,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这与世界经济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第一位不一致;其次,从地域分布看,东部始终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值的主导地位,这种布局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
需注意的问题:鼓励知识密集型产业(或第三产业),加快西部的开发与发展。使东西部协调发展。
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等经济现象,我们应当在历史学习中,学会从古代古代文学作品中挖掘、归纳、分类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如:
材料1 《诗经、小雅、隰(xi)桑》中有下列的描述:
隰桑有阿(低田里桑树多美),其叶有难(桑叶儿多么丰满)。
既见君子(见着了我的人儿),其乐如何(我的心多么高兴)!
隰桑有阿(低田里桑树多美),其叶有沃(桑叶儿嫩绿汪汪)
既见君子(见着了我的人儿),云何不乐(怎么不心花怒放)?
材料2 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上:“妾有绣腰襦,葳蕤自身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
材料3 有关丝绸之路的诗词。
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遍过碛(qi),应驮白练到安西。”
元代维吾尔族诗人马祖常诗云:“波斯在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从哪些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2)材料3的两首诗描写了古代东西方交通——丝绸之路的盛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特点。
答案:(1)材料1这首诗是一个爱情自白,反映春秋时期蚕桑种植就已比较普遍,人们把爱情和桑树联系起来,反映了蚕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材料2中的焦仲卿妻为普通少吏的妻子,能有这样的打扮装饰,反映当时丝织业生产十分发达。材料3两首诗反映了古代与西亚诸国友好往来,进行丝绸贸易的情景。丝绸之路的繁盛和昌盛不衰,能充分反映我国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2)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3)①历史悠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②生产技术水平高,早在战国时期,丝织品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明清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以妆花缎最为精美,清中期以后又从中发展出“金宝地”的新品种。③具有深远的世界影响,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绸开始大量外销,长盛不衰,深受各国的欢迎。
本卷还有2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李钦如霖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