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期“西学东渐”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回答题。
1.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相同目的是( )
A.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2.“西学东渐”中,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真正可以统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者”的是( )
A.社会主义 B.民主与科学
C.资产阶级新文化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西学东渐”中,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呈现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这说明( )
A.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具有先进性
B.资产阶级的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西化之路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必然之路
D.救国强国要走自己的路
答案:1.C 2.B 3.D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中外一些城市的发展历史说明,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回答题。
1.中国古代城市是与商业发展密不可分的,下列城市发展与商业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临淄 ②长安 ③临安 ④辽南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2.扬州成为著名的城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商贸活动较为兴盛 ②在隋朝时成为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中心 ③唐朝后期,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④繁华的夜市是唐朝后期扬州城的一个特点 ⑤成都的城市发展早于扬州的城市发展(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下列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利物浦--奴隶贸易 ②曼彻斯特--工业革命 ③深圳--改革开放 ④上海--开埠通商、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A 2.B 3.D
对外交往、国际关系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回答题。
1.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的地点分别是( )
A.印度半岛、波斯湾 B.马来半岛、波斯湾
C.印度半岛、苏门答腊岛 D.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
2.20世纪初,日本与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这场战争与中国有关的事件是( )
①俄国战败,爆发1905年革命 ②俄国将中国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 ③俄国将其对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④后来,日本在旅顺设立关东军司令部,成为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古代东盟所包含的范围被称为“南洋”,现代的中国重视与东盟的合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唐朝开始,我国有很多人到南洋一带谋生 ②明朝时有更多的人到南洋,促进了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我国重视与东盟的合作符合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时代潮流 ④重视与东盟的合作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A 2.B 3.A
美国和中国都曾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美国赢得了独立,中国却没有。其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遭受殖民侵略的程度不同
C.对启蒙思想的借鉴力度不同
D.启蒙思想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差使两国面临不同的国际背景
答案:A
法国启蒙思想和中国维新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很大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法国启蒙思想有完备的体系,中国维新思想还不成熟
B.中国资产阶级有两面性
C.中国维新思想的社会基础不及法国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远不如法国
答案:D
本卷还有1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陈洪清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