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2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练习22668
2012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练习22668
高中
整体难度:容易
2011-12-15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9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密迪乐曾对太平军的一支队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支队伍……在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除那些伪装的信使所能维持的来往以外,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他指的是太平天国的(  )

A.东征军     B.西征军        C.北伐军       D.远征军

难度: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使用次数:12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2.

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难度: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使用次数:18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3.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中国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难度: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辛亥革命
使用次数:11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4.

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黄花岗起义       D.领导同盟会会员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难度: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辛亥革命
使用次数:15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5.

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  )

A.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被帝国主义扼杀了

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D.领导人软弱、妥协

难度: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辛亥革命
使用次数:15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本卷还有1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2
总体难度:
容易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基础
19
86.36%
中等
3
13.63%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9
86.36%
综合题
3
13.63%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3
13.63%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辛亥革命
7
31.81%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13.63%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国共政权的对峙
4
18.1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4.54%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解放战争
1
4.5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
4.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
4.5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
4.5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任清友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