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军队?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的问题,这一系列质问针对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解析】选C。根据“中国领土”“军事演习”“宛平”“日军”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一系列质问针对的是七七事变。
(2012·长春模拟)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 )
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八一三事变后,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依据材料中“那英勇的八路军”即可以判断是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相对应。
【变式备选】“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变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该宣言的发表( )
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
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情况是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促成国共合作,中共作出的政策调整和让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A、B、D都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现象,与本题无关。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 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 019 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解析】选B。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党为抗击日军所作的努力与牺牲,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抗战,故A、C、D不正确。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解析】选B。1937年日本侵华的“时间表”是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而这一计划在上海即遭“粉碎”,这指的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淞沪会战。
右图是中国1944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的政治立场是( )
A.日本侵略者抹杀重庆国民政府
B.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政策
C.重庆国民政府内部反美势力的反蒋活动
D.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反蒋宣传
【解析】选A。1944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美英援助,中国共产党和进步知识分子是不会指责这一行为的,B、D两项错误;抗战期间,蒋介石实行独裁统治,不可能允许政府内部存在“反蒋”活动,C项错误。结合漫画内容理解,A项正确。
本卷还有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123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