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这样描写:“他反复地呼吁对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同情、财政资助和国际上的承认……他明白地翘首海外,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孙中山( )
A.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性质,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其三民主义脱离中国实际,对中国革命没有指导意义
D.在中国革命中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材料表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处于迷茫状态,B项正确。 C项表述有误,A、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来。
近代美国学者亨利·乔治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从而达到“大协作”的理想社会。他的主张深刻影响了( )
A.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B.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
C.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
D.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
【解析】选A。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结合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主张深刻地影响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美国史学家Harold Z.Schiffrin说:他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一旦两岸重新和平统一,将证明他们对他的共同怀念是有益的跨越障碍的心理沟通。”这个人的历史成就主要是( )
A.抵抗外国侵略,提倡向西方学习
B.推翻封建王朝,开创中国民主进程
C.实现中国统一,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提出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现代化进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根据评价可知“这个人”是指孙中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民主进程,故选B。
1925年,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毛泽东能够担任这一职务,主要取决于( )
A.毛泽东的工作能力 B.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C.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D.国民党的北伐方略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一方面注意时间“1925年”,当时正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另一方面注意毛泽东的身份与职务。上述现象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有直接关系,故选B。
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融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 )
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
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完全符合题干条件的只有新三民主义,它提出于1924年,由三民主义发展而来,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指导了四大革命阶级广泛参与的国民革命运动。
【变式备选】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 )
A.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B.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注意时间是1924年,这时,三民主义思想已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根据“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可知是民生方面的内容,故选C。
本卷还有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三元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