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八佾》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段材料说明孔子( )
①既重视“仁”,又强调“礼” ②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③认为“仁”和“礼”是相互矛盾的两难选择 ④主张“仁”“礼”并行,互相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冉求胆小怕事,遇事畏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即去做;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后再去做。这反映出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A.有教无类 B.温故知新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C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无为的自然本体 D.倡导“天命观”
D
《孟子·梁惠王下》有这样一段记载:齐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孟子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这主要体现出的孟子的思想是( )
A.人性本善说 B.倡导”养浩然之气”
C.“仁政”学说 D.以礼治国
C
《荀子·劝学》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观点是( )
A.人要防止对外界事物的沉溺,对原来的善加以培养
B.人的本性是善的,只是因为环境的恶劣使人变恶
C.人性为善为恶与所处环境有关,人自身无法改变
D.人性是恶的,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D
本卷还有4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杨静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