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结束后,中共领导人逐渐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失败,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从而使“封建主义的残余”而不是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因而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这表明
A.中共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文革”后党内仍有左倾错误
C.封建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D.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不可跨越的
【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由于资本主义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失败”“从而使“封建主义的残余”……因而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的信息说明中共由文革时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到封建主义阻碍因素,显示了中共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A项正确;B与材料意思不符;C不是材料反映主旨信息;D在材料中没有显示。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共探索中国建设道路的正确理解
1950年,对苏南1772个乡的统计显示:“资本家在农村中占有的土地占土地总数的1.14%,其中以无锡、吴江、上海、川沙等县为多,资本家占有土地总数的2%-5%以上……占苏南总人口0.72%的工商业资本家,占有苏南地区1.07%的土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具有复杂性 B.民族资本家均由地主演变而来
C.土改与工商业改造须同时进行 D.完成民主革命是当时的主要任务
【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新中国初期农村生产关系
【答案】A 解析:从题干可知,新中国建立初期资本家兼地主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地主投资工商业,有的工商业资本家兼营土地,这反映了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的复杂性,也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较好诠释。B项表述过于绝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采取了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措施,C项与史实不符合,D项表述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故选: 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解读。
.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的信息可知与中共八大提出主要任务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相吻合,故本题选择C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中共八大任务把握。
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
1953~1957 | 1958~1962 | 1963~1965 | |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 38.7 | 54.9 | 48 |
流入农业的资金(%) | 7.6 | 11.4 | 18.4 |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 53.7 | 33.7 | 33.6 |
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
【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A 解析:从表中我们可知,1958~1962年期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大幅度增加,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减少;1963~1965年期间各种资金流动比较合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1962年期间中国进行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1963~1965年期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所以答案选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表中时间以及相关信息正确理解
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Ⅲ”的主要原因是
A.为完成“一五”计划 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B解析:材料曲线图中显示1960年-1963年城市化进程呈现下降趋势,此时中国正实行经济调整八字方针,故B项符合题意;A是属于第一阶段;农业合作化时间是1953-1957年,故C错误;国有企业改革时间是1984年,故D错误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标解读的正确理解
本卷还有4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yitao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