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5河北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末考试77718
2015河北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末考试77718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5-12-30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4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  B.私学的出现,“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C.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      D.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难度: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使用次数:10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2.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反映哪一派别的思想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难度: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使用次数:13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3.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B.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C.以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将法律奉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难度: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使用次数:10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4.

百家争鸣从根本上说是“诸子百家”

A.对社会变革的不同见解之争      B.不同学术观点之争

C.不同教育观点之争            D.不同社会阶层之争

难度: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使用次数:17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5.

董仲舒新儒学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目的的内容是(  )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说          D.“制天命而用之”

难度: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使用次数:16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本卷还有39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44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基础
15
34.09%
中等
21
47.72%
容易
2
4.54%
偏难
5
11.36%
很难
1
2.27%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41
93.18%
综合题
3
6.81%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7
15.9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2.27%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
4.54%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3
6.81%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5
11.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4.54%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0
22.7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4
9.09%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7
15.90%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
2.27%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
2.27%
其他
1
2.27%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Blair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