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
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B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
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C
自秦商鞅变法之后,重农抑商作为一项经济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下列对重农抑商
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
B、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消极作用
D、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下图3 是汉初行政区划体系图,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汉初统治者错误总结秦亡教训后的政治实践
B. 是汉初统治者对地方行政权力之间制衡的一次尝试
C. 是汉初统治者对秦朝地方行政体制的彻底否定
D. 反映了汉初统治者一定程度上认可了郡县制
C
本卷还有3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海阔天空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