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 晋 B. 齐 C. 宋 D. 燕
C
史书记载公元前3世纪一事:“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将所得韩地建立潁川郡。此事最有可能发生于
A.公元前231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315年 D.公元前214年
A
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
A.文官政治取代了地方藩镇的军人政治 B.二府三司取代前朝的三公九卿制
C.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特权政治 D.封建专制注意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
A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外邦人的意识
C
历史学家蒂托·李维说:“除了那些因犯罪而受罚的人外,任何仍在接受惩罚的人均不
受到捆缚或监禁;所欠的钱款应当用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躯体来尝……禁止给债务人或为他负债的人带来枷锁。”对
于债务的刑罚,当时的古罗马法律
A.以调节公民间财产纠纷为首要目的 B.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债务的刑罚准则
C.趋于主张以财产执行取代人身执行 D.规定未获赔偿的债权人在期限内不可追债
C
本卷还有2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吴頔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