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
家》里的一段歌词,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来源于 ( )
A.宗法制 B.君主专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
1.【答案】A
【解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对中国人“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 西周时期,周武王把一大批臣子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其中包括( )
①周武王的弟弟 ②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人③夏禹的后代 ④品德高尚的平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答案】B
【解析】西周分封制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①属王族,②属功臣,③属先代贵族,④属平民阶层,不属于分封的对象。
3. 在岳麓书社编写的必修一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周王的兄弟受封为诸侯,诸侯之兄弟受封为卿和大夫……。”按照周朝的宗法制的继承规则,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显然是错误的。那么根据你的理解,受封为“卿和大夫”的应该是( )
A.诸侯的兄弟 B.诸侯的嫡长子 C.诸侯的亲族 D.诸侯嫡长子的兄弟
3.【答案】D
【解析】根据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按照这一制度,受封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的爵位,成为诸侯,诸侯嫡长子的兄弟(即诸侯的庶子)受封为卿和大夫。
4. 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的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高度集权局面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郡县制的影响。A项郡县制有利于地方发展,错误。C项两者均有利有弊,错误。分封制不易形成高度集权局面,但却易造成地方割据,故D项错误,B项正确。
5. 小梅同学为了系统掌握秦汉的官职演变,她从图书馆借了《汉书·百官公卿表》,在翻阅的过程中,她看到了以下两幅图片,她试图用文言文配上对应的文字说明,你认为最合适的句子是( )
A.图一:“御史大夫,秦官,掌武事。”
B.图一:“丞相,秦官,为百官之长。”
C.图二:“太尉,秦官,掌武事。”
D.图二:“太尉,秦官,掌副丞相” 图一 图二
5.【答案】C
【解析】图一上的字体为“御史大夫”,不掌握“武事”,故A不正确;图一上的字不是“丞相”,应排除B;图二上有“太尉”字样,太尉帮助皇帝管理军务,副丞相是御史大夫,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本卷还有2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mqmjbuso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