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0高中历史高考真题105024
2020高中历史高考真题105024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07-09
题号
评分
一、简答题 (共4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材料  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信任,委以政事。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为强国富民,苏绰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他又制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苏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在“积思劳倦”十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

——据《周书》

(1)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

难度:
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使用次数:11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才能超群,尤善理财;政绩卓著;克己奉公;推荐人才。
2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凝聚起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合。

【解析】

【详解】(1)根据博览群书,尤善算术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可知苏绰才能超群,尤擅理财;根据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可知他政绩卓著;根据性俭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可知他克己奉公,推荐人才。
2)根据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可知苏绰的六条诏书规范了官员行为,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西魏统一;凝聚了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合等。

2.

材料  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

难度:
知识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使用次数:17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争执:法国提出大叙利亚计划,遭到英国反对;法国不惜以武力威胁。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
2)被纳入国联盟约,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没有根本解决列强之间矛盾;暴露了美国意图领导世界的野心;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

【解析】

【详解】(1)争执:根据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可知争执的内容是英国反对法国提出的大叙利亚计划,法国甚至提出以武力相威胁。实质:根据英法争执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国争执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殖民地。
2)根据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文明之神圣任务’”可知威尔逊提出的委任统治将大叙利亚计划纳入国联盟约,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同时美国提出的委任统治实际上也暴露了美国妄图领导世界的野心,所谓委任统治不过是殖民统治的另一种说法。

3.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难度:
知识点:古代史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9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这一要求,可以看出,本题主要是分析各个时代的特征,或一个,或多个。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反映的是秦朝政治方面的特征。汉代思想上的统一,儒学成为正统,这是汉代在思想方面的特征。宋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这是宋代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走向封闭,这是清代的特征之一。因此在拟定书名时,可从这些角度切入,即各个朝代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特征。再结合二轮通史的知识,进行分析概括,列举出相关史实即可。

4.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难度:
知识点:现代史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0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变化: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原因:5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中国的政策。
2)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德国统一,经济发达,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寻求政治大国地位;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
3)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可知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从密切到降温甚至冷淡,和联邦德国的关系则从对立到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根据中苏关系日益紧张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等信息可知,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主要和冷战格局的影响有关,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因此开始与民主德国关系密切,与联邦德国关系对立。但随着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而民主德国紧随苏联导致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一并恶化;而中国在70年代与美国关系改善,加之联邦德国调整对外政策,因此与联邦德国关系改善。
2)根据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可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吸引德国大力开拓中国市场。而且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也推动德国谋求与中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随着两德统一,德国的经济也得到发展,因此对中国的市场也有巨大需求。同时德国也在谋求改善国际形象,需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两国也因此在推动世界多极化上存在共同利益。
3)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德关系的改善都是基于两国国家利益的考量,同时也和两国经济实力增长、市场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多边外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

二、综合题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

分会。

商人通例(1904)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

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

品顶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

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

难度:
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使用次数:1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
2)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

【解析】

【详解】(1)根据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可知广泛组织商会;根据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可知制定商律;根据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可知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根据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可知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
2)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清政府鼓励创办公司,促进商业发展,对商人实行保护政策,实际上是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的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

三、选择题 (共1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1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7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5
88.23%
基础
2
11.76%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简答题
4
23.52%
综合题
1
5.88%
选择题
12
70.58%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
11.7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
5.88%
古代史 单元测试
1
5.88%
现代史 单元测试
1
5.8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1
5.88%
近代史 单元测试
1
5.88%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
5.88%
古代希腊 罗马的政治制度
1
5.8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11.7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
11.76%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5.88%
古代中国的经济
1
5.88%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
5.88%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5.88%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陈青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