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70
更新时间:2021-1-1
纠错
1.

下列属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移的会议是(   

遵义会议               洛川会议               七届二中全会

1923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⑤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D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定义

土地改革运动:

1、背景:
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取得土地。
2、文件的颁布: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
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6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方针和政策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的知识扩展
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和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报名参加土改工作队,投身到这场伟大斗争中。各地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培养积极分子,逐步把群众发动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农民协会,作为土改执行机关。随后,进行划阶级,开展对地主阶级面对面的斗争,揭露他们的罪恶,打垮他们的威风,并对其中罪大恶极的分子和破坏土改的分子实行镇压。在斗争胜利的基础上,由农民协会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在分配完成后进行复查,由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整顿与加强政权和民兵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成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全国3亿多农民无偿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而且不必每年再向地主缴纳约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土地改革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得到土地的奋斗目标,使农民真正从经济上翻身作了主人,从而最深入、最广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土地改革还确立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优势地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引导亿万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的知识对比

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行的土地政策:

历史时期 基本目的 主要内容 相应的政策法规
土地革命时期 进行土地改革,建立革命政权 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债务,分配田地 土地革命的路线
抗日战争时期 为夺取抗战胜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开明地主,提高农民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路线
解放战争时期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获得人民支持,保证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在解放区实行土改,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中国土地法大纲》
建国初期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新生政权。 在解放区和新解放区实行土改,使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的知识点拨

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广大农民翻了身做主人,解放了农村成产力。
2、共产党威信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3、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地主阶级被消灭,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新中国政权。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的知识拓展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土地改革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的3亿农民仍然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这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极大障碍,也是新中国民主化,工业化,独立和富强的障碍。因此,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既是继续完成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条件。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土地改革一般都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复查总结等步骤。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教学目标
1、掌握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背景及其意义。
2、通过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当生产力发展水平。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难度:
使用次数:124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80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16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38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02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liuxp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