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答案
C
诗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记述的重大事件应是( )
A.刘永福坚守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徐骧保卫台湾 D.郑成功收复台湾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也是最强的国家。英国政府实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一个庞大的帝国在19世纪末登上顶峰。――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英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比重:1880年占22.9%;1900年占18.5%;1953年占8.6%;1980年占4%。――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198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在世界工业中的位次由1950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5位,仅次于美国、苏联、日本和联邦德国。――宋则行《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哪个阶段?(3分)分析同期英国对外扩张的目的。(6分)归纳英帝国主义的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经济运行的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岛被割让的原因和香港回归的主要背景。(6分)它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诗人诉说了16世纪后西方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的屈辱历史。下面的历史要素组合中,反映第一块领土被侵占的是( )
①台湾 ②澳门 ③香港 ④英国 ⑤荷兰 ⑥葡萄牙 ⑦1624年 ⑧1840年 ⑨1553 年
A、①⑤⑦ B、②⑤⑨
C、②⑥⑨ D、③④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摘自《台湾外纪》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搞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州、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搞自《开罗宣言》
回答:
①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
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6分)
②材料二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
(4分)
③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2分)
④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1分)
该作品由: 用户陆叶分享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