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其他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03
更新时间:2015-08-17
纠错
1.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失败后,清王朝的反动腐朽愈来愈暴露,中国被瓜分的形势愈来愈严重。……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都创办了白话报刊,它使民主革命时期的白话报刊又有了新的发展。从1899年到1918年,各地新创办的就有170种。北起哈尔滨,南到广州,东至上海,西达伊犁,遍布全国近30个大中小城市,甚至连最僻远的世界屋脊拉萨,也在1907年创办了《西藏白话报》。此外在日本东京也出现了9种中国白话报刊。

——王洪祥《中国近代白话报刊史》

材料二  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以后的路,本来明明是更分明的挣扎和战斗,因为这原是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于“思想革命”的。

——《鲁迅全集》第4

 材料三   在新文学以前,文学的等级观念 ( 文言文学和白话文学 ) 、社会的等级观念 ( 士大夫、知识者和平民百姓 )是根深蒂固的。文学中文言文学为尊,白话文学是平民文学,是次等的。与之相对应的是由此划分的社会等级——士大夫、知识者和平民百姓。即使如梁启超这等提倡白话文学的维新人士,也坚守着“ 物各有群,人各有等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斗士们深刻地批判了文言文的封建贵族化本质,主张建立一种全社会和全民族共通、共享与共同的  国语的文学 ”。“ 五四新文学  的革命性成果之一,就是  将特权阶层独占的文学权利还到了最广大的社会平民的手中 ”。

——张烨《文言与白话的千年之争》

材料四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 宣布文体教科书分期作废, 逐步改用国体文, 教科书进入以白话文为形式的新阶段。为适应教科书文体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编撰出版了《新法教科书》,全部采用白话文, 初级小学教科书有《国语》、《国文》、《修身》、《算术》、《珠算》、《会话读本》、《自然研究》、《国语唱歌集》等, 共计9; 高级小学教科书有《国语》、《国文》、《算术》、《珠算》、《历史》、《地理》、《理科》、《自然研究》、《会话》、《英语》共计10 , 以后又出版了9 种。

——贾平安《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

1)据材料一,指出1899——1918年白话报刊发展的特点及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鲁迅对白话文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运用白话文体的特点。(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期间白话文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呈现怎样的特征?从文体革新与思想解放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发展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答案】(13分)

1)特点:数量增多;分布较广。(2分)

原因:资产阶级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争取民众。(2分)

2)看法:白话文也具备文言文的优势;白话文的兴起是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的结果。(2分)

特点:将白话文形式和反封建内容有机地相结合。(1分)

3)因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大力推动;反封建专制的要求;思想解放深入发展。(任答两点,2分)

4)特征:白话文运动深受时代背景、政治因素的影响;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推动到政府确定为官方文体。(2分)

认识:白话文运动顺应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要求;同时思想解放也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2分)

【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新文化运动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一“从1899年到1918年,各地新创办的就有170种”可以得出数量增多;从“北起哈尔滨,南到广州,东至上海,西达伊犁,遍布全国近30个大中小城市,甚至连最僻远的世界屋脊拉萨,也在1907年创办了《西藏白话报》。此外在日本东京也出现了9种中国白话报刊”可以得出分布较广;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戊戌变法失败后,清王朝的反动腐朽愈来愈暴露,中国被瓜分的形势愈来愈严重”可以从民族危机严重寻找原因,同时,要能够从“数量增多;分布较广”,来得出争取民众的支持来解答。 

(2)第一小问评价,要根据材料来归纳和总结答案。据材料二 “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可以得出白话文也具备文言文的优势;根据“以后的路,本来明明是更分明的挣扎和战斗,因为这原是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于‘思想革命’的”,可以得出白话文的兴起是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的结果。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反封建的,所以,从以白话文的形式来达到反封建斗争的目的,这个角度来回答即可。

(3)本题要注意归纳和总结材料。根据材料三“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斗士们深刻地批判了文言文的封建贵族化本质”可以得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大力推动;根据“在新文学以前,文学的等级观念 ( 文言文学和白话文学 ) 、社会的等级观念 ( 士大夫、知识者和平民百姓 )是根深蒂固的”可以得出是反封建专制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是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的结果。

(4)第一小问特征,从材料一、二、三可以看出白话文运动深受时代背景、政治因素的影响;由材料三到材料四可以分析出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推动到政府确定为官方文体。第二小问认识,从思想解放潮流和白话文运动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这个角度回答。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戊戌变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戊戌变法的定义

戊戌变法:

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 戊戌变法的知识扩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 戊戌变法的知识对比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国际环境:
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2)国内环境: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
(3)思想文化:
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4)领导力量:
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
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5)改革途径:
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6)改革措施:
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 戊戌变法的知识点拨

戊戌变法的背景:

(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
(2)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
思想基础:改良的维新思想的出现。
在经历了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尤其是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这也构成了戊戌变法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力量薄弱;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阶级来源的新势力力量有限;
旧势力的阶级根基封建势力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力量雄厚;
且朝廷中慈禧和光绪帝是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
悬殊的力量对比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新势力在变法过程中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
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
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等等。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的意义: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爱国性;
进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尝试,发展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和趋势
;变法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学说,抨击封建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就是促进近代思想的启蒙,就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 戊戌变法的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戊戌变法,培养分析和比较能力。
2、采用阅读法、启发式、讨论分析法,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根源,认识维新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通过对戊戌变法的学习,认识到19世纪末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 戊戌变法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8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难度:
使用次数:200
更新时间:2021-07-17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戊戌变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恒岳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