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古代史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42
更新时间:2016-07-07
纠错
1.

明初下令迁十四万户富豪到风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了明朝封建统治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太祖虽出身农民,建立明朝后政权后转向封建政权,其统治基础基础仍为地主阶级,其经济基础仍为地主土地所有制。迁移富户到南京等地是为了加强对地主富户的控制,抑制土地兼并,保护个体农民土地,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封建统治,B符合题意。此种行为没有动摇地主土地所有制,不能杜绝土地兼并,排除AC;材料没有反映将这些人的土地归为王室所有,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明代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
类题推荐:
古代中国的经济
难度:
使用次数:192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清朝邮驿”

材料一 清朝以前 “邮”负责传递公文,“驿”负责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邮”“驿”分离。清初对邮驿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由兵部车驾司掌管全国邮驿,各省按察使兼管本省邮驿;《大清律例》的“邮驿律”对邮驿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裁驿丞,归州县”;“邮”“驿”合并;改民间差马出夫支应驿站为官养官应;在无驿的州县普遍设立“县递”;在东北、西北、西藏等边疆地区开通驿路,设立驿站。清朝邮驿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全国设有驿站 1970 处,急递铺约 14000 处。

材料二 19世纪以后,清政府每年花费在邮驿的经费高达300万两白银,由地方随地粮税征收,邮驿之役繁重,“而竞为地方官之利薮”,邮驿效率低下。邮差也以驿官自居,随意征调民夫民车,“拦截过往车辆,驱车径去,借端婪索”。嘉庆、道光年间,富庶的江浙地区转递民间信件的“民信局”发展,不仅遍及国内各大商埠,还扩展到东南亚、澳大利亚、檀香山等华侨聚居地带。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在通商口岸设立“客邮”。之后,法、美等国也纷纷效仿,不断向内地甚至新疆、云南、西藏等地扩张。客邮最多时有五六百处,甚至从事鸦片、珠宝等走私活动,“其益甚宏,轻而易举”。清末,近代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出现,使得邮驿传递公文与接待官员的重要性日渐丧失。1896年,光绪帝颁布上谕,“饬即成立全国邮政,委由赫德主持”,海关主持下的大清邮政开办,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的产生。1912年5月,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国邮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清朝邮驿的发展和演变。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56125598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