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近代史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90
更新时间:2020-12-22
纠错
1.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C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被打破,一般来说,这时候翻译外国的小说应随着闭关锁国状态的打破而增加,但是实际情况却相反,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远远少于晚清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在民族危机不断加重的情况下,中国的有知之士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科学技术与制度上不如西方国家,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A项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为战争所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科学技术不如英法等国,但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使地主阶级的梦想破灭,之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得出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制,但最终没有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而题干中的时间正好符合学习西方的器物与制度的内容。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定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知识扩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 ,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知识对比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和作品 背景 意义 主要特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封建地主阶级代表: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①内忧外患十分严重
②出现洋务派,掌握中央和地方实权
③慈禧支持
④新思想的萌发
⑤侵略者为维护在华利益,支持主张对外妥协的洋务派

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技术层次,付之实践;
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技术先进,但充满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性;
有一定势力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知识点拨

“中体西用”的理论及实践:

(1)兴起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随着西学的传播,用什么来维护封建王朝统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目的: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3)论战:
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焦点是采取什么方式维护清朝的统治。洋务派主张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大清国体;顽固派则以传统文化的卫道者自居,反对“西学为用”、“师事洋人”,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论战最终以洋务派占上风而告终。
(4)实践及影响:
洋务派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自强”、“求富”为名,在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他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国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由于坚持“中体西用”为触动封建制度而失败,但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洋务运动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对中国的近代化影响很大。
(5)实质:
在不动摇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渐进历程。
2、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4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尼玛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