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近代史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15
更新时间:2020-12-22
纠错
1.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D

【详解】

从禁止使用的名词来看都是一些外来词和新名词,因此禁止使用的目的是维护传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等内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信息B项错误C选项错误,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定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知识扩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 ,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知识对比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和作品 背景 意义 主要特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封建地主阶级代表: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①内忧外患十分严重
②出现洋务派,掌握中央和地方实权
③慈禧支持
④新思想的萌发
⑤侵略者为维护在华利益,支持主张对外妥协的洋务派

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技术层次,付之实践;
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技术先进,但充满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性;
有一定势力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知识点拨

“中体西用”的理论及实践:

(1)兴起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随着西学的传播,用什么来维护封建王朝统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目的: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3)论战:
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焦点是采取什么方式维护清朝的统治。洋务派主张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大清国体;顽固派则以传统文化的卫道者自居,反对“西学为用”、“师事洋人”,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论战最终以洋务派占上风而告终。
(4)实践及影响:
洋务派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自强”、“求富”为名,在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他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国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由于坚持“中体西用”为触动封建制度而失败,但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洋务运动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对中国的近代化影响很大。
(5)实质:
在不动摇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渐进历程。
2、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4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尼玛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