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中国出现了一次重大的思想危机,中国思想家产生了强烈的忧虑情绪,出现了激烈的意识争论。这使人联想起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的希腊,以及古希腊出现的后来孕育了科学精神的哲学思想。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创建的大学传授的是“五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和《礼记》,此五经据认为代表了孔子的传统。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了种种修正、新的注解和具有真正价值的“概述”。
儒教使之与政治局势相适应,并经受住了道教和佛教的宗教压力而存在下去,把它重新塑造成为自13世纪以来一直居主导地位的新儒教。新儒教不仅是对世界作出理性主义解释的一种尝试,而且是一种政治和社会伦理体系。直到1912年中国帝制时代结束,新儒教一直是中国哲学中不变的指南和正统学说。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并在13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
(1)相同:都关注人和社会、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都重视教育;
不同:前者强调“社会”的人,后者强调“个体”的人;前者强调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后者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前者注重对社会和人本问题的研究,但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后者同时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研究。
(2)原因:吸收融合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完整;注重挖掘儒家思想的内涵,强调为现实服务;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经受住了佛教和道教的挑战;科举制的发展;儒学家们的个人努力。
【详解】
(1)相同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两者都关注人和社会,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性;不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将人置于社会之下,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人文主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更强调“个体”的人;春秋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而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人人平等;春秋时期中国礼崩乐坏,因此更加注重对社会和人本问题的研究,但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而同时期西方人文主义者同时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研究。
(2)根据材料“汉武帝创建的大学传授的是‘五经’……此五经据认为代表了孔子的传统”可得出挖掘儒学内涵;依据材料“儒教使之与政治局势相适应”可得出强调为现实服务,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根据材料“经受往了道教和佛教的宗教压力而存在下去”可知经受住了佛教和道教挑战;结合所学汉代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理论可得出吸收融合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还跟唐宋时期科举制考查儒家经典,韩愈、张载、二程等对儒家思想发展的贡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