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史学热点
>
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20
更新时间:2021-01-15
纠错
1.

下表是秦朝部分律法,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

律法

主要内容

《田律》

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等

《厩苑律》

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

《仓律》

对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

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B品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C经济管理的法制化                                    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C

【详解】

根据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评比耕牛对不同身份的人的口粮都做了明确规定等信息可知当时政府设置各种法律加强了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管理,说明经济管理法制化,故选C;材料反映的主要是秦朝的律法,没有体现农业的精耕细作,排除A;材料仅有经济管理的法律,因此不能说明法律体系完备,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管理,不是户籍管理,排除D。故选C

=
类题推荐:
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难度:
使用次数:120
更新时间:2020-12-01
加入组卷
1.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荫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27
更新时间:2021-01-12
加入组卷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278
更新时间:2021-01-18
加入组卷
1.

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家。古代各级政府在与疫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得力的防治措施。唐代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达院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时公共卫生也受到重视,如饮食卫生,设置城市排汚系洗。宋代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捕的疾病防治体系,加强对药物的统一管理,设立了官药局。清代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士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一些救疗活动。

——据石涛《我国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等

材料二  19世纪的英国新兴工业化城市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当时英国城市的特点是:遍布天空的烟尘,随处可见的垃圾,污水随意排放,卫生状况极差。19世纪初期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仅为40岁,诸如伤寒、天花、肺结核和白喉等传染,并每年要夺走20000的生命。印度发生的疫情传入英国,引发了英国1831年的霍乱,疫病共肆虐了437个城市。卫生改革家艾德文·查德威克等指出当时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归因为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和肮脏的公共卫生状况。英国政府开始采纳其观点,开始了公共卫生立法和改革活动。

——摘编自陈超《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采用了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共卫生和食物,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

——摘编自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60年的思考》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应对疫病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的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精灵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