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题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84
更新时间:2021-05-27
纠错
1.

汉代农耕

材料一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上图为 1950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东汉墓室画像石拓片。反映的是合家辛勤耕作情景。

材料二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 100 亩)。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东汉农学家崔寔《政论》

1)对比分析“东汉画像石”与崔寔《政论》的相关内容,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

2)指出上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价值。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史学研究题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信息:政策角度:两汉时期,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改进推广耕作技术。空间角度:两汉时期先进的农耕技术由中原地区推广到南方(淮河流域)和东北(辽河流域)。经营角度:画像石中心为农夫驱牛犁地,少年在身后提篮播种,女子弯腰挥锄劳作,老妇挑担送饭到田头,反映出以家庭为基本的单位进行生产。艺术角度:墓室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画面生动形象,主次分明,体现了其乐融融的农家田园生活,极具艺术价值。(其他言之成理也酌情给分。例如:两汉时期,有多种农耕方法,有二牛一人,也有二牛多人,反映农耕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2)史料类型: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分析价值:墓室画像石属于实物史料,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留下来的文物,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情况,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崔寔是东汉农学家,是当时人记载当时事,文献史料又是重要的史料载体,对研究古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信度高。按照二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两则史料相互印证、相互弥补,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特点。

【详解】

1 )信息:根据材料一 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东汉墓室画像石拓片 、图中 合家辛勤耕作 等信息及材料二中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 ”“ 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策上,汉代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和耕作技术的改进与推广;空间上,汉代先进农耕技术由中原地区推广到南方和东北;经营上,画像反映出以家庭为基本的单位进行生产;艺术上,画面生动形象,主次分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可以从汉代出现多种农耕方法,反映了农耕的多样性和地域性等角度进行提炼与说明。

2 )史料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分析价值:结合所学知识,从墓室画像石是重要的文物史料,反映了墓主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等方面对材料一进行分析;从崔寔作为东汉农学家,他的记载对研究古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信度高等方面对材料二进行分析。此外,强调史学研究要遵循二重证据法,两则史料相互印证、相互弥补,才能真实反映出古代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的特点。

=
类题推荐:
史学研究题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伏依彤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