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城镇化(岳麓)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87
更新时间:2022-11-09
纠错
1.

睡虎地秦简中有记载:,贼人甲室,贼伤甲,甲号寇,其四邻、典(闾里长官)、老(三老,负责一乡的教化)虽不存,不闻号寇 ,在审判时则四邻无罪,而典、老需要受罚。由此可知,秦朝(

A .法律严酷 B .基层组织严密 C .吏治严苛 D .法律体系完备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城镇化(岳麓)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材料没有强调追究四邻的责任,而是强调里典、伍老维持地方治安的责任,说明秦律吏治严苛,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秦律的特点,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组织严密、法律体系完备,排除 BD 项。故选 C 项。

=
类题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城镇化(岳麓)
难度:
使用次数:124
更新时间:2020-12-21
加入组卷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城镇化(岳麓)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89
更新时间:2020-12-21
加入组卷
1.

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现状又影响着经济政策的制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献通考》卷14记载,宋太祖即位后,即下诏减宽商税,榜(张榜公布)商税则例于务门(务,榷货务,掌管专卖的机关),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以利细利(百姓的点滴收益)

——孙健编《中国经济通史》

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

时间

两税收入比例(%)

征榷收入比例(%)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

67.34

32.66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49.73

50.27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32.24

67.76

注:两税主要是土地和财产税。征榷是商业税和政府对重要商品的专卖。

——据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的商业政策,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1832年,通过议会制度改革,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政治权利。

1845年,自然灾害导致爱尔兰农业歉收。1846年,英国废除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粮食自由进口,有利于城市工商业者。

1849年,英国取消航海条例。1852年英国议会宣布英国为自由贸易的国家。

1860年,英法商约是自由贸易制度完成的标记,英国棉织品和铁制成品出口法国,法国葡萄酒等进口到英国。

——据(英)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英国实施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  1953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1%,虽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同期亚洲四小龙的发展速度。而19791997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7.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晚期中国经济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城镇化(岳麓)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10
更新时间:2020-12-21
加入组卷
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

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加入WTO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此外,邓小平又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建国以来两次思想解放的标志及对党和国家开展经济建设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

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城镇化(岳麓)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36
更新时间:2020-12-21
加入组卷
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

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加入WTO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材料中的探路首先在哪两个省开展?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

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城镇化(岳麓)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29
更新时间:2020-12-21
加入组卷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城镇化(岳麓)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肖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