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经表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之间,
如果它们想要达成协议的话,就必须分清:那是你们的势力范围,而这是我们的势力范围。”
——摘自岳麓书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材料一提到的两种“战争”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中“势力范围”的划分与二战中的哪些国际会议相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影响两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1)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对抗或冷战。
(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国际会议。(答出其中两次会议即可)
(3)变化: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变化原因: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国家利益冲突;社会制度矛盾(意识形态矛盾;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强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联合国含义:
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2011年由于南苏丹共和国宣布独立并被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联合国由原来的192个成员国,增至193个。
联合国成立:
1、产生:
⑴提出设想:1941年美英《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建立新国际组织的设想;
⑵名称由来:1942年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联合国家一词;
⑶首次宣告要建立:1943年苏中美英华盛顿会议,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首次宣告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⑷1944年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正式命名,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原则;
⑸1945年雅尔塔会议,进一步确立“五大国一致”的原则;
⑹1945年旧金山会议。51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⑺同年10月24日,中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 (United Nations) 正式成立。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2、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3、主要机构:
⑴大会: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
⑵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中最重要的常设机构,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主要责任。
⑶经济社会理事会:反饥饿、反疾病、反愚昧。
⑷人权理事会:保障人权。
⑸托管理事会:
⑹国际法院:在海牙。
⑺秘书处: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推荐委派。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