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 2.5 米左右, “ 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 ” 。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
A .人们的审美观念 B .经济发展水平 C .集体劳作的形式 D .传统文化习俗
B
【详解】根据材料 “ 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黎族先民建造房屋的物品多为树枝、泥巴、茅草,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造成的, B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审美观念,排除 A 项;材料未体现黎族先民的集体劳作形式,排除 C 项;材料没有涉及黎族先民的文化习俗,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 37 人、传马 40 匹和传车 10 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 300 千米的地面上有 9 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 “ 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 ……” 的记录。这反映了( )
A .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 .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 .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 .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D
【详解】根据 “ 该驿站有官卒徒御 37 人、传马 40 匹和传车 10 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 300 千米的地面上有 9 座类似的机构。 ”“ 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 ……” 可得出当时通过设立驿站,保证政令传输信息的畅通,因此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D 项正确;亭传邮驿不是交通机构,排除 A 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是主要,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管理,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 “ 能无败乎 ”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 .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 .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 .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C
【详解】根据 “ 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 ” 可得出汉族的习惯中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内容, 体现了民族间的交融, C 项正确; 群言百家指各家著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不是人口的流动,也不是地方的物产,排除 BD 项。故选 C 项。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 “ 广植桑枣者 ” 免税, “ 伐桑枣为薪者 ” 治罪;西夏有 “ 禁民伐桑枣为薪 ” 的规定;金朝也规定 “ 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 ” ,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 .疆域拓展 B .民户管理 C .文化认同 D .政权认同
C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宋、西夏和金都下令种植桑树和枣树以表现仁政,由此可知他们在政治层面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是文化认同的表现,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认同,不是疆域拓展、民户管理和政权认同,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汉书》记载 “ 开国承家,有法有制 ” ,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 “ 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 ” 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 .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 .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 .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 .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A
【详解】据材料 “ 开国承家,有法有制 ”“ 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 ”“ 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 ” 可知,这些治理方式都是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顺从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及法律相结合,达到教化百姓、以维护统治的目的,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 “ 灭私徇公 ” ,主要强调的是 “ 礼、法、乡约教化 ” 的相辅相成,排除 B 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国家治理方式是强调 “ 礼、法、教化 ” ,而不是废除 “ 刑罚 ” ,排除 C 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国家治理方式是强调 “ 礼、法、教化 ” ,而不是 “ 法治威严 ”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本卷还有1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孙成飞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