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学家布罗指出:“历史是人在时间中的科学”,这表明
A.历史就是对往事的记录 B.历史是研究往事的学术
C.历史是史学家写的,不是发生过的往事 D.历史是史学家将往事网罗殆尽的产物
A
大量考古学家对二里头文化多次进行考古发掘,你认为这里最不可能出土的文物应当是
A.玉佩 B.瓦罐 C.铁锄 D.骨针
B
你认为,最能够反映玛雅文明全貌的表述是
A.欧洲文明到来之前,玛雅文明已经过了辉煌期 B.欧洲和美洲文明的结合,重新打造了玛雅文明
C.世界近代化进程受玛雅文明的影响太深 D.玛雅文明的遗迹遍及北美洲大陆各地
B
以下四个文字片段:①1921年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资料类型:考古实物;古书记载和传说。(2分)关系:考古实物证实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2分)说明:材料二中的“其目纵”与图一相符;(3分)材料二中的“椎髻左衽”由图二得到佐证;(3分)材料三中的蜀王之名与鸟和鱼有关,与图三相符。(3分)
(2)描述:蜀土是被神化了的人物。(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历史学习的方法。第一问,材料一中为图一二三为考古发现的实物,材料二三属于古代文献的记载。第二问,要用材料一中的考古发现和材料二三中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2)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根据材料三中“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断代史的划分,从一开始就有以政权存亡为外部框架的取意。这种取向,从中国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很长时间中,在中国学者中自然流行。……(其)相对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国家政治和国家制定的各类制度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日益转入对地方社会特定人群的信仰、话语、生活状况和宗教、家族等……的考察,社会学的方法论色彩在这种研究中的重要性凸显。……(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提出了所谓“宋代近世说”和“中国文化漂移论”。……他是要说明:中国的“近世”,早就发生,如同一个生物有机体,自己早就走完了生命的历程,是无可救药的了。不过中华文化的精神要义,已经飘移到了日本。
——赵轶峰《明史以外看明史:明史研究范式的四个问题》
请回答:
(1)中国学者传统的划分历史阶段的依据是什么?(3分)
(2)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学者研究历史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3)文章作者是如何理解内藤湖南的观点的?(6分)
0
解析:
(1)据材料的内容和作者可以得出答案。
(2)依据材料及课本知识不难回答。
(3)据材料“有战争策略、血腥的战场以及用被俘的敌人来进行祭祀。……”可以看出战争的影响;“依据古气候学家在1995年研究尤卡坦半岛中部的奇彻坎努博湖时……”可以推断出气候变化的影响;“……西班牙的第一任主教迭戈•德•兰达在玛雅人辉煌的文化面前目瞪口呆,竟然宣称那是“魔鬼干的活儿”“魔鬼的作品”,下令要全部销毁”可以推断出殖民者的破坏的影响。
本卷还有1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王宇波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