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1山东高中历史专题练习59445
2021山东高中历史专题练习59445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10-30
题号
评分
一、综合题 (共8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2020·山东省高三专题练习)如表是某段历史时期的著作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著作

内容摘要或简介

1637

《天工开物》

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如火炮铸造法等。

1639

《农政全书》

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1761

《梅氏丛书辑要》

把西方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天文历法、数学结合起来阐述。

1843

《海国图志》

西洋炮、西洋船等近代军事科技资料无不汇聚书中。

1845

《康輶纪行》

旨在知彼虚实”“徐图制夷,以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

1846

《海国四说》

对美国和美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简要记叙。

1861

《校邠庐抗议》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94

《盛世危言》

提出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1898

《日本变政考》

详细叙述日本明治维新期间议会、宪法、选举等方面情况。

1902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以铁血行之,仿效华盛顿革命自立,或可以保国民。

1903

《革命军》

制订建立自由、独立、平等的中华共和国25条政治纲领。

1915

《敬告青年》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

《狂人日记》

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1918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采用某一合理尺度,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思想发展进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难度: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使用次数:13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评分参考】

水平三:能按合理的尺度进行划分,并结合史实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水平二:能按合理的尺度进行划分,并结合史实对划分依据的解释较为合理充分,思路较清晰。

水平一:能按合理的尺度进行划分,并结合史实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思路较清晰。

示例一按学习主体划分

一、地主阶级为主体向西方学习。

明清之际,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先进分子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资产阶级为主体向西方学习。

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要求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前期倡导民主”“科学,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示例二按学习内容划分

一、器物学习阶段。明清之际,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先进科技。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先进分子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思想学习阶段。

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前期倡导民主”“科学,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示例三按时间尺度划分

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明清之际,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二、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先进分子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要求实行君主立宪。

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前期倡导民主”“科学,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表格内容对16371918年间的思想发展进行进行阶段划分。对这一阶段的思想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首先要确定划分的标准,如根据学习主体划分,或者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划分,又或者根据时间尺度进行划分。结合所学内容对此划分依据进行论证,能够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2.

2020·山东省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天工开物》引用书目

部类

序号

书名

被引用次数

被引用篇名

经部

1

周易

11

坤卦、大畜卦、既济卦、系辞传上下

2

书经

9

皋陶谟、益稷、说命、甘誓、洪范、禹贡

3

诗经

5

秦风、幽风、大雅、周颂

4

周礼

3

地官泉府、秋官职金、冬官考工记

5

仪礼

1

丧服

6

礼记

4

利器、王制、中庸、大学

7

左传

3

宣公三年、昭公七年

8

论语

1

乡党

9

孟子

1

告子下

史部

1

史记

3

孝武本纪、平准书

2

汉书

5

律历志、食货志、中屠嘉传、杨雄传、韩国安传

3

后汉书

2

吴祐传、孟尝传

4

山海经

1

中山经

子部

1

老子

2

31

2

庄子

3

逍遥游、在宥

3

荀子

1

性恶

4

韩非子

1

外储说上

5

孔子百家

1

致思

6

岭表录异

1

卷上

7

于阗国行程记

1

8

糖霜谱

1

9

墨谱

1

10

墨经

1

11

本草纲目

20

891011152225373945

从《天工开物》引用书目中提炼出一个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难度: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使用次数:18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示例1:信息:引用书目中以儒家经典为主。

说明:《天工开物》作为一本科技著作,深受儒学影响。一方面说明儒学对中国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说明明清时期儒学的地位制约了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发展。

示例2:信息:引用书目中有部分中国传统科技著作。

说明: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脉相承自成体系,《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是对中国传统科技的继承;同时也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滞后,没有诞生近代科技。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通过阅读《天工开物》引用书目表,对其引用书目进行整理归类,可以得出其中《经部》即儒家经典最多,如《周易》、《诗经》等达38次,可得出其引用书目以儒家经典为主,将这一信息明确以后,按照要求从时代、经济或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和说明,在论证的过程中,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3.

2020·山东省高三其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中国疾病疫情概况

时间

流行病疫灾概况

病疫区域

主要举措

隋、唐、五代

隋末唐初频繁,疫灾频率12.4%;盛唐最低;安史之乱后135年间发生9次,后期的7次相当严重。唐末至五代,疫灾频繁。

隋朝北方病疫多于南方;唐朝与五代南北基本平衡。北方疾灾主要发生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南方疫灾主要发生在江淮之间和长江三角洲。

政府主编并颁发《诸病源候论》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防控: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贩灾送药: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法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

两宋

瘟疫共45次。宋建立后103年内共10次。

宋末64年间共发生5次瘟疫,严重瘟疫出现3次。春夏发病有31

南方比北方多,东部比西部多,其中涉及浙江省的瘟疫最多,都城比其他地区多

中央设太医局,地方设惠民药局,北宋设立官药局,还设校正医书局,专事校勘、整理医学文献。政府将疫灾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

明朝

276年共发生疫灾330次,前期疫灾次数少,中期和后期次数多。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南方较多、北方较少

惠民药局予以继承;明中期以后,经常性药政机构演变成在灾难时才开启的公共卫生机构。公立和私营的医院开始普及,州、府、县几级行政区都有医院。

清朝

269年共发生大、小瘟疫149次。前清197年中有84年发生了疫病。1840年以后,疫病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明显上升

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规律。浙江、江西、福建、山东等省的疫病发生频繁,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疫病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江南地区大多数惠民药局中,仅少数仍在瘟疫之年作为临时施药之所偶尔发挥作用。私营医院更为普遍,民间医生刊刻医方散送民众,利用自身力量影响官府进行救治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张剑光《三千年疫情》等医学著作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难度: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使用次数:16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示例论题:古代中国政府应对疫病措施之浅论

论证:中国古代疫病具有流行性、群发性、连发性、危害大、频率高等特点。防疫救灾工作的统一协调措施,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如:唐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手段防控疾病;政府高度重视与传染病流行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采取注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举措,收效良好。宋政府将疫灾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积极加以应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将皇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医学家和社会民众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北宋设立官药局,参与政府组织的赈济医药活动,这是世界医政史上的一个创举。

结论:中国的大一统,使政府应对疫情防治更加有力,政府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治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在防治疫病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阐发疫病病因、病理和病机的著作,使中医基础理论和方剂理论得以提升和发展,值得后人借鉴。

(若从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和社会成因等角度探析亦可。)。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然后,自拟论题,论题要明确;再次,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论题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论题,依据材料信息隋、唐、五代两宋两个阶段可以得出:古代中国政府应对疫病措施之浅论。阐述,依据材料信息政府主编并颁发《诸病源候论》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防控: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贩灾送药: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法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 中央设太医局,地方设惠民药局,北宋设立官药局,还设校正医书局,专事校勘、整理医学文献。政府将疫灾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即可。

4.

2020·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高三月考)造纸业的发展加快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后汉书·蔡伦传》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魏晋时期,纸的制浆程度已接近近代打浆机的水平,纸的种类有麻纸、楮皮纸、桑皮纸等。由于纸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一时期的书籍大量出现,藏书、抄书之风尤为盛行,对书法和字体的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东晋末年,有的统治者已开始颁布用纸书写公文和奏章的法令。隋唐五代,民间大量出现造纸作坊,开始用竹造纸,四川地区还出现了用芙蓉花汁液作为染色剂的信笺纸。常州、杭州等数十个州邑成为生产纸的地区。宋朝用植物茎秆造纸技术的创新,满足了活字印刷书籍的需求。纸的加工花样翻新,举凡纸帐、纸衣、纸伞、纸被、纸花等应有尽有,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时期,我国纸的商品开始流入东南亚和西亚地区,至郑和下西洋达到鼎盛时期。

——摘编自刘超《材料人文之从甲骨到造纸》

1)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造纸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促使其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造纸术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

难度: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使用次数:16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特点:原料种类增加;纸的种类增多;产地渐趋扩大;工艺日趋进步;产量不断增加;经营形态变化(官营扩大到民间)。

原因:工艺革新(蔡伦改进造纸术等);政府的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经济:推动了造纸业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文化:便利了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推动了古代科技、文艺的发展。

【解析】1)特点:根据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得出原料种类增加;根据纸的种类有麻纸、楮皮纸、桑皮纸等得出纸的种类增多;根据常州、杭州等数十个州邑成为生产纸的地区得出产地渐趋扩大;根据宋朝用植物茎秆造纸技术的创新,满足了活字印刷书籍的需求。纸的加工花样翻新得出工艺日趋进步;根据由于纸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一时期的书籍大量出现得出产量不断增加;根据民间大量出现造纸作坊得出经营形态变化。

原因:根据用植物茎秆造纸技术的创新得出工艺革新;根据有的统治者已开始颁布用纸书写公文和奏章的法令政府的推动;根据满足了活字印刷书籍的需求得出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经济:根据纸的加工花样翻新,举凡纸帐、纸衣、纸伞、纸被、纸花等应有尽有,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得出推动了造纸业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根据我国纸的商品开始流入东南亚和西亚地区,至郑和下西洋达到鼎盛时期得出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文化:可从便利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推动古代科技、文艺的发展分析总结。

5.

2020·山东省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一上台便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形成了大一统的社会政治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地主经济机制,这就势必要求科学技术来适应其各种各样的需要。著名的三大发明,就是为宋代在广阔地域上组成强大、统一的国家政权服务的。宋代农民和工匠所受封建国家赋税剥削虽较前加重,但他们获得了比以前要安定得多的生产环境,这种环境极有利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宋代科技的发展获得了较稳固的社会基础。宋朝不仅有意识地扶持并大力发展诸如制图、医药、军械及火药制造等科技项目,而且常常集中财力、物力和科技人才攻克重要的科技项目。如苏颂领导的水运仪象台的研制,掌禹锡领导的医书的编纂,都是典型的例子。——摘编自王星光《中国科技史求索》

材料二  历史总是向前进步的,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都在继承前朝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步。唐宋之间的变化之所以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就是因为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变化的层面比较多,但这些变化和差别都不是质的变化而只是量的差别。严格地说,这种变化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阶段性变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而不是什么近世的变革。——李建《唐宋时期科技发展与唐宋变革》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因素。

2)提炼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宋朝相比唐朝发生的显著变化。

难度: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使用次数:12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特点:科技成就领先、实用性强。

因素:社会相对安定;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及应用;政府的政策激励;社会经济发展等。

2)观点:唐宋之变是同质的沿续,不是突破性变革。

变化:政治上: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发展也可)。

经济上:商品经济、海外贸易高度发展;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思想上:理学的产生。

科技上:三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

(说明:史实不具体、笼统回答的,原则上不给分)

【解析】1)特点:根据著名的三大发明,就是为宋代在广阔地域上组成强大、统一的国家政权服务的得出科技成就领先、实用性强。

因素:根据宋代科技的发展获得了较稳固的社会基础得出社会相对安定;根据三大发明得出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及应用;根据宋朝不仅有意识地扶持并大力发展诸如制图、医药、军械及火药制造等科技项目,而且常常集中财力、物力和科技人才攻克重要的科技项目得出政府的政策激励;根据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得出社会经济发展等。

2)观点:根据这些变化和差别都不是质的变化而只是量的差别得出唐宋之变是同质的沿续,根据不是什么近世的变革。得出不是突破性变革。

变化:结合所学,回答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史实即可,可从政治上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思想上理学产生、科技上三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等方面分析回答。

本卷还有31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36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30
83.33%
基础
5
13.88%
容易
1
2.77%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综合题
8
22.22%
选择题
28
77.77%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8
77.7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
11.11%
古代中国的经济
3
8.33%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宗教改革
1
2.77%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陈郁晓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