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0江苏高中历史学业考试106475
2020江苏高中历史学业考试106475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0-12-18
题号
评分
一、综合题 (共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引发了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经济动荡、军事威胁的内忧外患之际,民国知识分子与工商界人士纷纷著书立说,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这与当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下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模式是一致的。随着国民党政府逐渐巩固政权,加之日本侵华形势的紧迫,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国家资本扩张来实现工业化,这影响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建设。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全面爆发前统制经济的实际效果来看,在金融、交通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摘编自陶宏伟《经济危机、民族存亡与近代经济思想传播》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的国内外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难度:
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使用次数:15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背景:经济动荡;军事威胁(日本侵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经济大萧条(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苏联工业化建设(计划经济)。

2)论文写作要点(仅供参考)

【详解】

1)根据材料在经济动荡、军事威胁的内忧外患之际可知经济动荡、军事威胁(日本侵华);根据材料这与当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下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模式是一致的可知经济大萧条,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随着国民党政府逐渐巩固政权,加之日本侵华形势的紧迫可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另外联系此时苏联30年代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

2)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首先要找到一个论点,然后进行论述。根据材料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国家资本扩张来实现工业化可以提出一个论点:中国走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道路。根据论点进行阐述,论述主要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经济动荡军事威胁的内忧外患之际,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使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造成了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北朝政治制度的发展水平已不逊色于南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南朝君主时有督励考课之诏,却没能改变士族的无功受禄。而北朝部族的重军功传统,在建立政权后发展为重事功、重吏绩的精神。孝文帝曾亲临朝堂考核五品以上官员,场面之严肃,绝非南朝所能有。拓跋部早期以军令从事的做法,则为后来的法制贯彻创造了条件。孝文帝颁行俸禄后,赃满一匹即死,法律雷厉风行。他多次更订律令,立法活动在孝文帝时达到了高潮。政治制度本是从魏晋南朝学习而来的,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北朝政治制度显示出了更大的政治活力,构成了走出汉唐盛世间低谷、通向隋唐盛世的历史出口。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政治改革措施及其制度渊源。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后北朝的政治文化风尚,简析其历史意义。

难度:
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使用次数:16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改革措施:强化官员考核;修订法律;制定官吏俸禄制。

制度渊源: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拓跋鲜卑的政治传统。

2)政治文化风尚:重功绩;重吏治;重法制。

历史意义: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增强了北朝的政治活力;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隋唐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详解】

1)措施:根据材料中孝文帝曾亲临朝堂考核五品以上官员,场面之严肃,绝非南朝所能有他多次更订律令,立法活动在孝文帝时达到了高潮孝文帝颁行俸禄制等信息,从官吏考核、制定律令和和推行俸禄制等方面归纳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政治改革措施。渊源:根据材料中拓跋部早期以军令从事的做法南朝君主时有督励考课之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制度渊源有鲜卑传统和汉族制度等。

2)风尚:根据材料在建立政权后发展为重事功、重吏绩的精神”,“立法活动在孝文帝时达到了高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后北朝的政治文化风尚表现为重功绩、重吏治、重法制等。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中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北朝政治制度显示出了更大的政治活力,构成了走出汉唐盛世间低谷、通向隋唐盛世的历史出口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北魏的发展到国家的统一等方面,简析其历史意义。

3.

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可以说是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不仅接受了17世纪欧洲本土的滋养,它还在全球寻找灵感。1718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传教士和商人出版了大量作品,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土著文化和异域文明,激起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强烈兴趣。对于致力于铲除欧洲社会弊端的启蒙知识分子而言,没有教会专制、尊重理性的中华文明显然可以充当他山之石。而欧洲独特的社会背景也为哲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18世纪兴旺发达的出版业充当了传播启蒙观念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难度:
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使用次数:17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典力学的影响;欧洲出版业的繁荣;世界市场的拓展;中华文明的启发。

2)理性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构想;追求人本身的解放。

积极影响:冲击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指导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确立;传播自由和平等思想,推动人们追求解放

【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一中“17世纪欧洲本土的滋养探险家、传教士和商人出版了大量作品,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土著文化和异域文明没有教会专制、尊重理性的中华文明欧洲独特的社会背景“18世纪兴旺发达的出版业充当了传播启蒙观念的重要工具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1718世纪欧洲的经济、思想、科学和出版业发展、世界市场拓展、中华文明的启发等方面,概括欧洲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2)思想:根据材料二中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斗争对象、社会和人的发展等方面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的内容。影响:根据材料二中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政治、思想解放和人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4.

新中国的重大对外战略决策与冷战进程存在同步,日益灵活务实,不断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共中央选择一边倒,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是中共领导人当时在两极对抗的国际格局中做出的反应,结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伊始,便加入苏联阵营并与苏联结成军事同盟,并因此而进入冷战的两极体系和对抗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牛军《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

材料二  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形成了苏攻美守的局面,苏联对中国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外交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提出了一条线的思想,其主旨是团结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至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得到改善。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不再以苏划线共同制苏,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改变过去与美国建立针对苏联的战略关系,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恩远等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确立一边倒战略时的国际格局。结合建国初期的历史,简述中国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的事实。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及重大外交成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归纳这一政策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难度: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使用次数:10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国际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事实: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抗美援朝。

2)变化:与美苏两国同时对抗到联美抗苏。

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3)内涵: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全方位的独立自主。

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迅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详解】

1)格局:根据材料一中在两极对抗的国际格局中,可知中共中央确立一边倒战略时的国际格局。事实:结合建国初期的历史,可知中国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和与美国对抗的事实主要有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苏结盟和抗美援朝。

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提出了一条线的思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经历了同时对抗美苏到联美制苏的变化。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调整外交政策,促使中国取得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等外交成就。

3)内涵:根据材料三中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全方位的独立自主。影响:根据材料三中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特色道路的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等方面,归纳新时期外交政策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5.

两宋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概述宋代社会观念的变动。

难度: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使用次数:12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表现:土地买卖基本不受官府干预;官府对农民的限制松弛。

社会影响:土地买卖盛行;贫富更替普遍,社会流动频繁;农民受到的人身束缚减少;农民生产热情提高;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2)主要原因:农业经济发达;官府放宽商业限制。

变动:贱商观念改变;婚姻论财;门第观念淡化

【详解】

1)表现:根据材料一中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等信息,可得出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有,土地买卖基本不受官府干预;官府对农民的限制松弛等。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土地买卖愈益盛行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等信息,从土地买卖、阶级流动、人身依附到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经济发达和官府放宽商业限制。变动:根据材料二中“‘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贱商观念、婚姻观念和门第观念等方面说明宋代社会观念的变动。

二、选择题 (共2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2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5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偏难
1
4.0%
中等
14
56.00%
容易
10
4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综合题
5
20.0%
选择题
20
80.0%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
4.0%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1
4.0%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1
4.0%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1
4.0%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
4.0%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1
4.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
4.0%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
4.0%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
1
4.0%
牛顿的经典力学
1
4.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
4.0%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4.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4.0%
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1
4.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
4.0%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1
4.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思想
1
4.0%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
1
4.0%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国共政权的对峙
1
4.0%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解放战争
1
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
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4.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
4.0%
古代希腊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1
4.0%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4.0%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雨萌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