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4分)变法活动实践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
(3)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1分)十年后,“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1)历史背景: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不超过4分)
积极影响: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分)
(2)世界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2分)
重要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
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4分)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分)
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范畴,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关系: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要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
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
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包括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都不能动摇。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我们就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共十三大:
1、背景:
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目的:
为保证党和国家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
3、时间:
在1987年召开了十三大。
4、内容:
一九八七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在认识国情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涵: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内涵: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