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古代史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81
更新时间:2020-08-26
纠错
1.

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这种现象(    )

A.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相通之处

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材料中老子和孔子对欲望的理解主要是针对社会的上层或特定人群,并不能说明当时个人私欲膨胀,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材料中道家倡导“少私寡欲”,孔子也提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说明二者存在相通之处,故 C项正确;要求人们减损欲望并未导致贵族社会的瓦解,D项错误。

=
类题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难度:
使用次数:139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1.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金正日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