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现代史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41
更新时间:2009-12-17
纠错
1.

20世纪是中国将民主政治从理想、理论逐步变成现实的世纪,它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个探索阶段,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探索民主政治的过程及结果。

2)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民主政治探索做出了哪些贡献?

3)中共在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探索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实践?用所学史实说明。

4)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几个阶段中的重大贡献。(不做)

5)概括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内涵。结合史实说明。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答案:1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初步实践阶段,主要集中在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实践探索上。

①康有为等维新派开始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结果失败;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以此为指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提倡“民主”、“科学”;俄国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根基;为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3另一种问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上的实践比辛亥革命有哪些更伟大的意义?并用所学史实论证之。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转为现实;

史实:①1931年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中国第一个人民民主政治的雏形;
1942年在延安创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4 1949年以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曲折探索阶段,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在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制度奠定了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了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

5) 内涵:民主政治本质特征即人民民主,也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中共十三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中共十三大的定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范畴,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 中共十三大的知识扩展
为保证党和国家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1987年召开了十三大。这次大会在认识国情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 中共十三大的知识对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关系: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要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
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
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
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包括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都不能动摇。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我们就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 中共十三大的知识点拨

中共十三大:

1、背景:
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目的:
为保证党和国家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继续前进。
3、时间:
在1987年召开了十三大。
4、内容:
一九八七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在认识国情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涵: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内涵: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 中共十三大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中共十三大的主要内容。
2、知道中共十三大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中共十三大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4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难度:
使用次数:186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杨哥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