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始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千余年来一直是传统文化士人的进身之途 ……。
晚清士人对科举制时有非议,但科举制的废除被提上改革的日程则是在戊戌维新运动之中。虽然维新派明确提出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的主张,但不久即因戊戌政变而事实上未付诸实施。庚子事变后,科举改革的讨论又热闹起来。1901年,朝廷发布废八股时文,改试策论及永久停止武科的上谕,但并未对文科的废止问题表示意见。1904年,张之洞上奏认为,举办“新政”两年来,学堂未兴,是由于科举未停,主张分科递减科举,给一段过渡时期,使科举学堂归于一途。上奏得到批准。
1905年8月,由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已成定局,引起中国舆论的极大关注。袁世凯、张之洞等地方督抚认为,科举已成新学的障碍,十年三科递减科举中额的方法已是缓不济急,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这个奏折得到谕旨的批准:“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科举制度的兴衰。
示例:
兴起的原因及影响:九品中正的弊端;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的垄断,为读书人提供了仕途的途径;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
衰落的背景:晚晴民族危机加深、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农民起义、革命运动等)、戊戌维新改革的推动、地方有实力的督抚的推动、清末 “新政”的开展、科举制阻碍了新式学堂的发展传统科举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才和思想)
废除的意义:推动了新式学堂的扩大、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推动了近代教育;推动选官体制的近代化;适应了晚晴的社会变革。
总之,科举制的兴衰,折射出中国社会从繁盛的隋唐王朝,到晚晴危机四伏的社会状况,它的废除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本题要求评价科举制度的兴衰,对于科举制的评析应该结合科举制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如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的垄断,为读书人提供了仕途的途径;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而科举制的衰落则和清末民族危机、统治危机、政治改革等因素有关,科举制的废除也有利于推动新式学堂的扩大,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由此可知,科举制的兴衰实际上是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的表现。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 分会。 |
商人通例(1904年) |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
公司律(1904年) |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 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 品顶戴。 |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 |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 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